近期,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CTFI)持续走高,连续五个交易日实现上涨,其中原油运价表现尤为抢眼。据统计,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CTFI综合指数已累计上涨超过5%,而原油运价更是飙升了近10%。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动态与深层次原因?作为新闻观点评论员,本文将从供需基本面、航运市场格局、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引发了广泛关注。表面上看,油价上涨似乎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现象,然而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关键因素,其影响力已经盖过了市场内部的疲软信号。
近期,美国原油市场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期价差首次跌至负值,这一变化标志着美国原油市场在经历了长达九个月的稳定供应后,首次亮起红灯,供应过剩的警报正式拉响。这一警报不仅反映了当前市场的供需失衡,也预示着未来市场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
周三(11月13日)美原油亚盘时段小幅震荡,交投于68.12美元/桶附近,昨日反抽之后并未能反包此前跌幅,且基本面上美元指数继续走强。
油价冲高回落收长上影线,在二个交易日下跌5美元之后,周二欧洲时段油价在区间低位尝试组织反弹走出技术修复行情,但最终还是未能改变弱势格局,晚间欧佩克公布11月月报连续第四个月下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182万桶/日,此前预期为193万桶/日;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154万桶/日,此前预期为164万桶/日。虽然欧佩克下调了需求预期,但明显仍远高于市场其他主流机构90-100万桶/日的预测,通过连续下调的动作可以看出原油需求端很难给油价带来上行驱动,产量方面欧佩克10月为2653.5万桶,较上月增加46.6万桶。这样供应端的变化就成为市场的变量和关注点,目前市场传出的消息可以看出市场对特朗普政府制裁伊朗方面预期较高,这可能带来供应端的减量,这也是供应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